![]() |
|
产品展示站内搜索联系我们手机: 19970090099 联系人: 陈总 |
畅谈花灯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期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用与艺术特征。花灯来源自汉武帝於农历正月十五日於皇宫设坛祭奠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於彻夜举行,必需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
由於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忠诚相互分离,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概挂灯,构成一个中西合璧的共同风俗。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赏灯活动繁华磙磙,夜夜笙歌,夜以继日,张灯遂逐步发 展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 唐朝乱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范围相当浩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玄宗时亦持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展施行「放夜」,便当人民赏灯,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帜。 花灯来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普及民间。我国历代花灯的制造非常考究,种类繁多。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世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启齿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
|